迪利然 (Dilijan) / 2012-09-07 ~ 10

是幾幅有幾分古城韻味的建築物相片?還是地理上鄰近幾個小鎮的原故?已記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令我選上迪利然在我的行程當中。不過現在回看,在旅程中的所見所遇,很多時都是和計劃過程中不免所產生的聯想有所出入。這種落差,無論你喜歡與否,本身正是旅遊經驗珍貴的部份。又如果你視旅遊為一項人類活動,其目的在於嘗試了解異地的人和物,那麼你所遇到這些新的發現或體會,甚至乎可以說是旅遊的本質。

從葉里溫坐小巴出發,途經塞凡湖 (Lake Sevan),大概兩小時後便到達迪利然。下車處有一個官辦的遊客服務中心,位於一座兩層高的簡單建築物內,遇有遊客從小巴下車,在路旁已守候的職員會主動上前提供協助。路旁停泊着幾輛計程車,幾個司機正等着他們的運氣到來。向前繼續走會到一個大迴旋處,直去是往伊傑萬 (Ijevan) 的方向,向左上山則是前往基洛瓦坎 (Vanadzor)。這小鎮的中心交匯點旁有一個湖,湖水呈茉莉花茶色,兩岸長有碧綠高樹,偶然有人會在這明媚的陽光中坐在湖邊垂釣,我也遇上一位當地人專程到來寫生。事實上,由於這小鎮附近有茂密的橡樹叢林,自然景色優美,昔日在蘇俄時代曾吸引作家、電影人、音樂人之類的風雅之士到來靜居找靈感。

在網上可搜尋到一些在這鎮內古式小屋的照片,頗為吸引眼球。這些兩三層高的小屋有三角形斜落的屋頂,用紅色瓦磚砌成,屋牆由大小不規則石塊砌成,陽台延伸外露於牆外。但當我去到現場實景時,才知道這些特色小屋全部座落在一條大概少於一千公尺長的石板街道上,用以保存作為當地的名勝古鎮。而這些建築物其實不是真正的民居,而是用作討遊客的酒店、畫廊、博物館和工藝工作坊。

我心立時一沉。

我住的旅館比較遠離古鎭街,要從那個大迴旋處往山方向行十五分鐘。沿路間或有小屋於一旁,多是兩層高,紅灰瓦片屋頂,多有零星脫落,原白色牆身亦見骯髒,牆磚外露,破舊凋零。

再向上走,右邊山坡下有一引水道,水淺只至腳跟,底子為亂石,生有雜草。有七八座十層高的樓房沿溪的一邊排列,成一小社區。這一發現足以完全彌補我方才對那條古鎮街的失望,令我重拾興致。樓房四正長排,乍眼一看似香港早期的徙置區大廈。樓房雖然一律用紅色石磚砌成,但由於顏色深淺不一,牆身從遠處看像帶有馬賽克圖案。樓下搭建有一些細小木房子,鋅鐵皮頂,大概是作為店舖之用,但大多數都是關門上鎖,人去房空,即或遇有開門做生意的,賣的是一些簡單蔬果,有西瓜、蕃茄、洋蔥、青椒,各按其類擺放在店外的紙箱中,紅紅綠綠的被照耀在這九月時分亞美尼亞的陽光下。

廢棄了的古老汽車處處可見,有轎車、吉普車、貨車、拖拉車。輪軚、玻璃窗、內籠全都沒有了,剩下的是光禿禿的銹鐵車殼,與周圍這些舊樓房互相比襯。事實上,之後一天我再走到這裏,那時天色陰沈驟涼,置身在其中,彷如自己被遺棄在已徹退的廢墟當中。

走到街外的人奇少,偶然有一兩個主婦手挽着膠購物袋回家經過,又有一位老伯仗着拐杖,坐在陰暗處的長凳上,三五個孩童閒坐在樓底大門前的梯間。五彩繽紛的衣服長長的橫掛在樓房窗前曬晾着,像一道微小的彩虹掛在久經年月洗擦過的磚牆前,又像溫柔地在訴說着這些衣物背後不知名的主人。

說起來,我也應該知道幾個當地小孩的名字。另一天我到那裏再走一趟,有一群十來歲的男孩釘緊着我,你一句我一句的叫嚷着,教人有點不知所措。當中有兩個拿着山寨 iphone,有點裝模作樣,挺神氣的。不過他們只是想要我替他們影相,然後又一個跟一個的說出自己的名字。還是女孩子就比較含羞。有幾個小妮子在小山坡下急步的走,由一隱密處躲到另一個隱密處,經過廢棄車背後又跑到樓梯後面,一路跟隨着我,行動迅速敏捷。現在想起來她們倒像小松鼠般。最後有兩個女孩由山坡下跑上來,鼓起勇氣站到我面前說出自己的名字。我直望着她們,微笑着,然後指指我的相機問她們是否想拍照。年紀小的一個比較內斂,正在猶豫,另外一個隨即連聲的說:yes, yes。她們在拍照過後,未忘問我的名字,然後滿心歡喜的離開。